讀後心得:
『如果能夠得到多點愛和溫暖,如果有人可以站在他這邊,很多孩子也許不會變成後來的樣子....』
是書本上那小男孩的相片,和上頭的那句話,以及書背上那看來就令人沈重的句子。
老實說,我不知道為什麼他會得這麼多獎。在故事情節方面,個人是覺得沒有太大的突出,一整路下來卻就是非常的沈重。因為我一直在想著這個小男孩,為什麼他會變成這個樣子。在他父親還沒回來之前,在他母親還未身亡之前,我想,他天生原本就沉默寡言,只是在那之後,他壓抑的更加嚴重,宛如整個世界就只有他一個人。
個人覺得在故事的情結上,作者並沒有交代太多小男孩的內心世界,讓我搞不太懂小男孩到底在想什麼,就像書中的角色沒有一個人了解他。而在他的感情故事上,也讓我有點迷迷茫茫的,真的沒有很懂。或許外國人都是這樣??也或許是那樣的時代背景造就這樣的一切,這也是我每次看翻譯文學挺有障礙的一面,如果無法了解那樣的時代那樣的文化,有時候就很難融入故事的情結當中了。
由於書本封面就放著一個小男孩的相片,不由自主的你就會把它當作是裡頭的主角,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,想像著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,以及由他所說出來的話,做出的舉動,和他的沉靜。一股淡淡的哀傷,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揮之不去,甚至看著封面思考。
身為孩子,我們沒有父母的選擇權。然而,他們又說,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。我們曾經看過,寵愛小孩的,毒打小孩的,愛護小孩的,嚴厲管教小孩的,任何一種形式。不論是哪一種,對於小孩的影響,都是巨大的。因而書本上才說,如果能有多一點的愛和溫暖,或許,只是或許,他不會變成後來的他。只是誰也都不曉得,對於每一個不同的小孩,他們應該要如何去對待他們。我們,終究得自己長大,自己去學會面對這一切,他們給的這一切。
關於小男孩的父親,只不過是去打的仗,回來之後就那般冷漠的對待小男孩,這也是我很不解的地方。或許是太久沒見面,小男孩的改變令他有所不解,又或許是失去妻子的痛,讓他也好不起來。但這一切似乎都只是藉口,但文末男孩終於對他說出心中的痛,父親也崩潰大哭時,就能說明,造成男孩今日的面貌,父親有責任承擔起這一切。
文中,當小男孩在浴室拿起剃刀,從掙扎到下手,從痛苦到放鬆,這一段的敘述,真的讓我感覺到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,似乎有點懵懵懂懂的。劃下的痛,流出痛苦後的解脫,結成的疤,那在過程中,會有一種醒悟,用來尋求全新的意義。那是一種已經毫無退路,又想證明些什麼的行為,並非想引起誰的注意,只想引起自己,對自己的注意罷了。
文章的最後,因為一段情感的關係,讓小男孩終於變得像一個正常人一般,為了所愛的人,去做一些拯救她的事情。雖然我還是看的迷迷糊糊的,只是這樣的結局,不知道小男孩是否已經有所改變。不再那麼沉默,不再那麼不形於顏色,不再那麼壓抑自己。誰能告訴他,這個世界還有一大片的天空等著他。
在之後找了原文本的圖片,那正直青春的男孩,在樹下抱著那女孩,仍在看完故事之後,帶有一絲的哀傷。
打完這一篇讀後心得,真的是很沈重。但最終還是要,
3.5顆星沈重的小小推薦
---------書籍介紹--------
◎2008年柯思達小說獎(Costa Novel Award)新銳作家獎
◎2008年柑橘文學獎(The Orange Prize)決選作品
◎英國火紅讀書俱樂部Richard & Judy夏日選書
◎21國版權銷售,英美熱賣逾30萬本
◎蟬聯泰晤士報、Amazon各大暢銷書榜
他7歲那年,爸爸不讓他進房間。10歲大的時候,每次挨罰就是被趕到樓上去。12歲時他坐在樓梯上想靜一靜,卻不知道這整棟房子裡他能待在哪裡,因為到哪兒都不對。到了15歲,他上樓是為了躲開他們、喝酒,和盡力壓抑自戕的衝動……他只知道爸爸很討厭他,而他覺得爸爸這麼想是對的。
1947年秋天,九歲的路易斯引頸期盼父親從戰場歸來。
他以為,從這一刻開始,他將擁有一個完整的家。
但一場意外奪走母親的生命,哀傷又奪走了父親的愛。
路易斯到處尋找寄託,像動物一樣,為了生存下去,抓到什麼就是什麼。
當情感找不到出口,他只能透過自戕、暴力、酗酒,感受真實的存在!
1955年,十七歲的路易斯放火燒了埋葬母親的那座冰冷教堂,
兩年等不到家人探視的監禁生涯,讓他對於未來更加茫然;
他只希望有人肯相信他,拉他一把,哪怕是一句話都好。
這一切令人窒息的環境和自我放逐何時才會結束?
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他找到往前走下去的希望?
珊蒂.瓊絲以一個震驚文壇的新聲音,深切呈現出愛、暴力、犯罪與救贖的真實面貌。
留言列表